“蒸完福建舰,菜还没上齐,隔壁桌已经吵翻天:四号核动力、五号十二万吨,谁先开灶?”一句话炸锅,热搜自己往脸上凑。
事实摆在桌面:福建舰海试前夕,国外商业卫星突然甩出两张图,一张拍到江南厂空地又挖了块大坑,另一张拍到大连船坞正在刷“超长甲板”的底漆。水泥航母那边更离谱,舰岛直接插了两根烟囱,像两根筷子戳在面包上,怎么看怎么像核动力的排冷塔。于是外媒口径统一:南北双线开工,四号、五号一起下锅。
先别急着激动,先把福建舰的锅气搞清楚。8万吨、电磁弹射、常规动力,这是给后面大锅练手的过渡灶。美国当年也是先小鹰级8万吨摸熟路子,再上企业级核动力,之后才一路飙到福特级。福建舰就是那个小鹰,后面的大锅得比它大两圈才够装六代机。
卫星图里最大的线索是甲板尺寸。江南厂新挖的坑比福建舰长了二十米,宽了五米,飞行甲板面积直接大出半个足球场。航母这玩意儿,甲板每多一米,弹射器就能往外挪,六代机折叠机翼后就能塞得更松快。再加上卫星拍到的那根“筷子”舰岛,没烟囱,长方体直上直下,跟福特级一模一样,摆明了是核动力的散热通道。
大连那边更夸张,船坞里直接铺了三百四十米长的龙骨,比福特级还长十米。外媒给它起名“东亚版福特级”,其实话没说透:这是常规动力的终极形态,烧油的也能跑三十节,只是续航得靠补给舰天天跟着。甲板够大、升降机够多、弹药升降机直接抄福特级的作业,连电磁弹射都一步到位,唯一没上的就是核反应堆。
所以四号舰的定位就清楚了:福建舰全面放大版,甲板够大、弹射够多、吨位够重,但还得背个烟囱到处跑。五号舰才是真正的大魔王,核动力、十二万吨、直壁建造,舰岛小得跟饼干似的,甲板宽得能停两排六代机。卫星拍到的那张“水泥航母”其实是个1:1的电磁兼容测试台,舰岛没烟囱,因为反应堆直接丢在船底,散热靠两根管子直通海里,甲板上干干净净,只剩雷达在转。
有人问:为啥不直接上五号舰,绕开四号?答案特简单:六代机还没定型。航母设计得留五年提前量,六代机现在还在试衣服,万一到时候翅膀改宽了,甲板得跟着改。四号舰就是缓冲垫,先把八万吨的福建舰撑到十万吨,给五号舰的核动力版本打样。等六代机定型了,五号舰直接照着十二万吨开造,反正核动力的锅一次到位,后面三十年不用换。
还有个细节挺有意思:江南厂的船坞里多了个“小房子”,外媒说是给核燃料棒准备的临时仓库。大连那边没这玩意儿,烟囱倒是刷得锃亮。两边一对比,四号舰烧油、五号舰烧核,基本没跑。
网友最关心的是谁先下水。按现在的节奏,四号舰明年能看到分段,后年能下水,海试完直接塞给东海舰队。五号舰得等到六代机首飞成功才会铺龙骨,估计得2028年才露面,2032年海试,正好赶上六代机批量服役。到时候东海、南海各一艘十二万吨的大锅,西太的航母排位又得重新洗牌。
说到这儿,你可能想问:美国那边会不会跟进?福特级现在毛病一堆,电磁弹射天天跳闸,甲板还漏水。美国海军要是想跟中国飙吨位,得先把自家炉子修好。不过按他们的脾气,大概率会跳过十二万吨,直接上十五万吨的“超级福特”,毕竟面子不能输。
回头再看国内,福建舰之后的路其实挺清晰:四号舰练手,五号舰封神,六号舰可能是无人机航母,七号舰说不定能空天一体。每一步都踩在六代机的节奏上,像极了当年歼20催着航母长大的故事。
所以,下次再看到“南北同时开工”的热搜,别急着喊“核动力来了”,先数数甲板多长、舰岛几根烟囱,答案全写在卫星图里。
那么问题来了:六代机上舰那天,你是想看电磁弹射的火花,还是想看核动力的蒸汽?
#新作者流量激励计划#
优羊二融,配资app,配资门户首页地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