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图片来源:摄图网)
9 月 17 日,阿里巴巴港股以高开 2.74% 的强劲势头续创近四年新高,总市值重回 3 万亿港元关口,可见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的高度认可。截至发稿时,股价报 158.3 港元,股价自开年以来持续上涨,今年累计涨超 96%。
市值的回升与阿里巴巴在技术和战略布局上的多项突破密不可分。
阿里巴巴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,公司整体营收为 2476.52 亿元,同比增长 2%,创近三年增速新高。净利润为 423.82 亿元,同比增长 76%。其中,云计算和 AI 业务表现亮眼。阿里云智能集团收入 333.98 亿元,同比增长 26%,创下近 3 年最高增速,源于阿里巴巴对 AI 基础设施的持续加码——过去四个季度累计投入超 1000 亿元,并宣布未来三年将追加 3800 亿元用于云与 AI 建设。
阿里巴巴 CEO 吴泳铭在 5 月财报发布会上明确指出,AI 是"历史性机遇",阿里巴巴将加大在 AI 基础设施和技术先进性建设方面的投入。他指出,AI 技术正在推动两大新趋势:一是大中型企业的 AI 应用从内部系统向用户侧场景渗透 ; 二是 AI 产品的客户群体从大中型企业扩展到大量中小企业。未来,阿里巴巴的中长期目标是塑造"以科技为核心动力的第二增长曲线"。
早前,赛迪顾问发布的" 2024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综合实力 TOP100 "榜单中,阿里巴巴位列第二,与百度、华为等企业处于中国 AI 的"第一梯队"。
阿里巴巴的崛起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。
人工智能产业正蓬勃发展,它涵盖从基础算力芯片到复杂算法模型的广泛领域,广泛应用于医疗、交通、金融等众多行业,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。
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,将其视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。2016 年,人工智能正式列入《"十三五"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》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。今年 9 月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深入实施"人工智能 + "行动的意见》进一步明确"全要素智能化"路径,要求推动 AI 在设计、生产、服务等环节的深度应用。
目前,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步入世界前列,2024 年 9 月,国家工信部披露,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 6000 亿元人民币。
截止 2024 年 4 月,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经超过 4500 家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之江实验室主任、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表示,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,人工智能正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,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研究模式,更在重塑整个科技生态,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。他认为,AI 不是一次工具的革命,而是一次科学革命的工具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邬贺铨表示,2021 年到 2024 年,人工智能已贡献全球 48% 的互联网流量增长,并推动网络架构向边缘化、高上行方向发生颠覆性变革。未来十年是人工智能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时期,智能体将从"工具辅助"角色进化为"系统生产力引擎",重塑互联网交互范式。
前瞻经济学人 APP 资讯组
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《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》
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、投资可行性研究、产业规划、园区规划、产业招商、产业图谱、产业大数据、智慧招商系统、行业地位证明、IPO 咨询 / 募投可研、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、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。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,请注明资料来源(前瞻产业研究院)。
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【前瞻经济学人 APP】,还可以与 500+ 经济学家 / 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。更多企业数据、企业资讯、企业发展情况尽在【企查猫 APP】,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。
优羊二融,配资app,配资门户首页地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